董事会选好了人,企业运营管理的“接力棒”,就从“出钱不出力”的投资者,转交给了“出力不出钱”的创造者。
企业投资的重心转移,从“投资”过程转移到“运营”过程,提醒各位,老汉又要开始“绕了”。

做任何事,思维很重要,爱读书、爱思考的人,经常喜欢讲一个概念,“思想升维”,也就是思维模式上一个层次。
世界的竞争,到最后,可能就是思维模式的竞争。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什么叫“降维打击”,是指“高维思考”的人要对“低维思考”的人进行打击,轻而易举。
高手就是绝招在身,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绝招”,一剑封喉,一招致命,对方连反应都没有,小命已经没了。
早年讲课,喜欢讲电影《教父》中的名句,“有的人,一眼就看到事物的本质,有的人,一辈子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他们的命运会相同吗?”
思想的力量、思维的高度,决定了世界的一切。企业的创新团队接过了“接力棒”以后,什么是最重要的?各位,你怎么看?
哈哈,当然,是运营管理的基本思维,从头开始,即使从头再来,我们一直反复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第一,就是“资本思维”,肯定资本是人类生存和绵延的基础条件,离开了资本,就连人类都没有了,没有了,就“一切”都没有了。
第二,就是“金融思维”,强调资本社会化,也就是现代金融机制,是迄今为止最为“靠谱”的资本形成机制。
管理思维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不同管理思维,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基本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
而金融思维是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思想基础,有了金融思维,才有可能完成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升维”过程,从“低维模式”走向 “高维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会计管理(1.0)”,是最早的传统企业对投资资金(没有资本的概念)进行管理的模式,主要特点是“事后总结,做了再算”(后续讨论)。
“经营活动”中形成流动资产,“投资活动”形成固定资产,“融资活动”形成负债和权益。事后进行总结,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产生“利润表”,以此类推,完成了“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的付出和收入产生“现金流量表”。
采用会计管理模式的企业,财务部主要任务就是资金管理和做财务报表。
会计管理的企业,无法对市场变化合理应对,隐含很大的投资和经营风险,当风险产生时,进行事后弥补,可能已经于事无补。
会计管理模式,是早期工业化阶段生产型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我国的中小企业,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会计管理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财务管理(2.0)”,主要特点是“事先规划,算了再做”(后续讨论)。
财务管理模式克服了会计管理的主要缺陷,主要特点是对企业的市场销售、经营利润、资产投资、资金需求进行事先规划。
同时,在财务规划完成后,根据规划内容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控制,财务规划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是财务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规划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投资过程、经营活动、融资活动进行全面规划,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种模式,是“资本管理(3.0)”,主要特点是“配置为主,投资为辅”,以资产管理为中心,企业的传统经营活动,遵循“有机会就做,没机会不做”的基本原则。
按照“三大阵地”的布局,以资产配置为企业资本管理的中心,对市场有效组合进行标准化投资,为企业长期发展的“大本营、根据地”。
企业的传统单项业务的运营管理,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投资机会,是企业主动性投资的机会之一,以市场为导向,传统业务的运营管理的“核心思想”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核心思想是“可大可小”。所有的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必须跟着有效投资的标准走,投资有效,继续投资;投资无效,停止投资。
避免出现根据销售市场进行资产投资的决策错误,许多企业的根本错误,是根据既有销售市场的特点,扩大经营规模、投资规模,一旦销售市场出现变化,企业投资一定失败。
“第二”核心思想是“市场要做大,资产(经营性资产)要做小”。小到什么程度?小到零!最好是负资产,利用有效手段降低和消灭经营性资产(后续讨论)。
专注于技术创新,通过四大技术创新,就是核心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创新、品牌技术创新、渠道技术创新,用内生性技术占领市场。
加工任务交给其他生产性企业完成,企业坚持市场要做大,资产(经营性资产)要做小的原则,升级为“品牌型企业”、“管理型企业”。
“第三”核心思想是“可进可退”,有机会就做,没机会就不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先休息,再寻找战机。
必须认识到,产业投资是所有投资的一种形式,不是一切形式,按照投资有效性的标准,真正做到可进可退。
用金融资本做产业,用好别人的钱,流动资金由货币市场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引进固定收益市场资金,股本由权益市场解决,形成全新的融资格局(后续讨论)。

在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是没有财务管理专业的,只有公司理财(公司金融)专业。其实,“财务管理专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将来的市场经济,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只有“公司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模式”造就“经营财务”,“资本管理模式”造就“资本财务”,到了资本财务,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了,只有公司金融。也可以说公司金融就是现代财务,现代财务就是公司金融。
会计管理-财务管理-资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不同的企业管理战略思想。战略是方向,是定位,是根本性选择,只有战略定位准确,企业才能够健康发展。
未来是什么?希望在哪里?什么是现代金融机制?管理思维要升级,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要“升维”,才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要点:
1.会计管理(1.0),“事后总结,做了再算”;
2.财务管理(2.0),“事先规划,算了再做”;
3.资本管理(3.0),“配置为主,投资为辅”。
本文作者:广鉴傅院长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