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法考季,许多考生会迎来喜悦的时刻,他们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也会有一些考生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无论怎样,对于参加法考的考生们来说,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他们将紧张地等待着明天的结果。
对于那些幸运地通过了这次考验的人来说,我想分享一些我内心的感受,希望能够互相鼓励。
首先,我感到非常庆幸和感激。这次考验可能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但我有幸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我深深地明白,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得益于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的人,他们的存在让我坚持下来。
其次,我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次考验不仅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会。通过面对困难和压力,我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处理问题和保持冷静。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强和自信。
最后,我想分享一点对未来的期许。这次考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我可以松懈下来,相反,它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我希望能够保持对自己的要求和对目标的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努力,未来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成功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总之,通过这次考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幸运和成长。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感受与其他人分享,共勉之。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努力,相信自己,我们都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法考被广泛认为是一项非常困难的考试。那么,为什么法考如此难呢?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法考的人来说,仅仅听别人讲述也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
首先,法考涉及的法律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涉及的领域非常深入。考试周期也相对较长,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次考试。客观题考试有两场测试,每场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而主观题考试则需要连续考试4个小时。
法考不仅考察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考察他们的体力和毅力。考试的难度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还在于能否在长时间的考试中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和耐力。
因此,法考之所以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难的考试,是因为它要求考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深入的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体力和毅力。只有经历过法考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困难之处。
决定参加法考后,我下定决心要保持坚如磐石的毅力,专注于我的目标。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发现我的坚持和自律已经淘汰了许多人,他们没有进入考场,而是在冲锋路上倒下了。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客观和主观的结合,养成听课、做题和解决大案例的习惯。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通过客观题考试只是迈过了第一个障碍,如果主观题不过关,还需要进行二次战斗,这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
我之前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困难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我报了一个培训班,只是听课并做了一些客观题,希望能轻松地通过考试。做客观题就是在给定的答案中选择,其中包含了实力、侥幸和运气等因素。我在客观题考试中得了190分,超过了及格线10分,实属侥幸。客观题分数出来后,一个月后就要进行主观题考试,但不幸的是,正好遇到了疫情封控,考试被推迟到了12月。这期间多出了两个月的复习时间,理论上备考时间更加充裕。然而,由于在客观题备考期间养成了不练习写案例的学习习惯,导致我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完整地做一套历年的主观题真题。我抱着侥幸心态,不愿意吃苦,对主观题的考试方式、答题思路和做题策略一无所知。可想而知,我的主观题考试结果不尽如人意,第一次就落榜了。
当我看到自己的主观成绩时,内心感到非常沮丧。毕竟,我在备考法考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让我感到非常不甘心。看到朋友圈里到处晒过关的战绩,更加触动了我的心弦。然而,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发现我没有过关的主要原因是主观题的准备不够充分,各科的大案例没有真正掌握。我明白了听课虽然重要,但与做题相比,效果并不明显。对于主观题来说,关键是要多做题、写案例和解答问答题。我深感痛苦,对自己说,我要花一年的时间专攻主观题,每天都要做题,我相信我一定能够通过考试。同时,我也警示自己,没有退路可言,这场长期的战斗必须打赢!否则,我将不得不重新开始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备考,这样的时间、人力等成本都是不划算的。因此,我必须背水一战,全力以赴,力求取得胜利。
只有下定决心,才能迈出行动的第一步。
早晨6点起床,开始专心听课,中午下班后继续学习,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时间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平时工作也要继续推进,写材料也需要付出心力,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为备考腾出时间。下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刷一些小案例,以增加印象。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有序有节奏地进行备考。
回到家后,我先安抚好小孩,然后走进房间,打开电脑开始完成当天的听课任务。这个任务需要花费3个小时,但是我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我深知做题的基础是理论扎实,如果理论不牢固,那么在应对难题时就会根源不明。所以我努力听完课程,然后开始完成大案例刷题任务。虽然有时候我可能不太愿意,但我告诫自己必须要做题,因为这是解答主观题的唯一法宝。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每天晚上基本上都会在12点过后才睡觉,这已经成为了我的常态。而周末,我会安排时间来刷一套4个小时的模拟试卷,这个习惯从未改变过。
回想起来,备战主观题真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寒暑假可言,也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除了春节和国庆期间短暂休息几天外,我一直在听课和做题,从未间断。对于刑法和行政法,我还能勉强应付,但民法就让我头疼不已,我总是记不住重点法条。而对于民诉法,更是我的痛点,至今仍然让我心有余悸。为了掌握法治思想,我每天早上都会花时间背诵相关内容,坚持了十一个坚持,努力将其理论内涵牢牢记在心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背诵,我终于能够熟练地写出清晰、逻辑严谨的论述,这让我感到非常满足。
即将迎来考试,由于疫情的影响,考试延期了半年。这次延期对于司法考试历史上的主观题考试来说,可以说是延期时间最长的一次了。对于一战过线的考生来说,他们有了半年的复习时间,而对于二战的考生来说,压力更大。不管怎么说,多出来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只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进入考场后,我迅速完成了论述题,只用了20分钟。虽然刑法部分出现了以往不常见的三个问题,要求展示观点,我还是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立场。民法部分则继续追问了13个问题,而刑诉法部分还有一道题目空白着。经过4个小时的考试,我完成了所有必答题,还有15分钟的时间可以回头答完选做的行政法部分。我迅速完成了三个小题,一看时间只剩下3分钟,手心冒汗。我没有时间回头检查、查漏补缺或者找法条,只能匆忙地交卷。这次考试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能够完成所有题目已经是一件很庆幸的事情了。
考试结束后,我并没有那种胸有成竹、必定会通过的自信。因为法考并没有公布真题的答案,所以我没有参考标准。在高强度的几个小时里,我不断地思考和输出,消耗了大量的精力。甚至回头想起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答得怎么样,我根本无法记忆。感觉就像是一片模糊不清,令人困惑。
离开考场后,我迎着细雨独自行走了6公里,来到轻轨站。这段路上,我回想起备考的点点滴滴,那些艰难和困惑都浮现在脑海中。然而,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释放和淡淡的轻松。
成绩公布了,打开了盲盒,我得了117分(超过了108分的及格线),终于拥有了部长签名的法考证书。这一刻,我感到心里最后一块压抑的石头真正落地了,我既激动又感动,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但是很快,我的心情又平静了下来。与我所付出的艰辛相比,这个证书算得了什么呢?我并没有大肆宣扬,毕竟拿到证书只是打开了法律这扇窗户,对于一个年纪稍大的法学生来说,中年才拿到法律入门的机会,有什么好炫耀的呢?至于法律之路的风景好坏,只有上路颠簸尝试过才能知道。
从此刻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法考还是人生,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毫不退缩。我要专注于备考,将自己完全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剪掉那些无谓的社交和活动,以节省精力和时间。只要我坚持不懈,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