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ve降本是什么意思,预算中的难题如何破解!

绝大部分企业在做预算的时候都会遇到以下难题:

  1. 销售增长不及预期,业务部门为了预算达成往往偏保守;
  2. 人员需求计划及薪酬福利支出超预期,扩编成为常态;
  3. 研发投入增长幅度超过销售收入增长幅度;
  4. 毛利率不及预期,更多考虑不利因素,较少考虑降本措施;
  5. 预算总体目标不符合预期,且差距非常大。

第一稿预算如果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收集销售预算、资产人员预算、费用预算,往往是销售额增长较低,毛利率下降,费用大幅增加,营业利润远不及预期。

如何破解以上难题?

vave降本是什么意思,预算中的难题如何破解!

一、从企业战略入手,把年度经营计划做扎实

年度经营计划是解决每年度与战略目标的差距而展开的行动计划。通过SWOT分析,对外部宏观远景、产业中观环境、企业内部优劣势分析。在公司原有的战略规划基础上进行检讨,审视上年度经营绩效及运营管理。从而输出年度重大战略专项,寻找新的机会,具体细化到年度运营需要改善的课题、项目,并对年度环境变化制定方针和政策。最终形成各部门年度经营目标和方针、各部门年度经营对策和课题。

二、人员和研发投入超预期的原因及对策

1、原因

企业为未来业务的投入往往没有经过选别,缺乏公司整体的产品战略规划,所以研发投入会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很多没有“胜机”的项目发生大量的研发投入,为了“未来的增长”去储备相应的研发人员,就像开荒十亩地,最终只有一亩地能产粮食一样,前期投入只考虑了“战”而没有“略”,这是人员增长和研发投入远超预期的原因。

2、对策

属于企业未来发展要储备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必须做适当的预研,但这块的投入,需要根据年度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做好额度控制。比如公司收入50亿元,整体研发投入9%为4.5亿元,而预研的投入一般控制在研发收入的10%~20%,也就是5000万到1亿元。这部分的研发投入是与现有项目研发投入抢夺资源的。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做法,新办企业、大企业集团可能在这些方面有自己的做法,但对于有业绩要求的上市企业,利润也是市场关注的重要指标,所以预研投入也不可能过多过快。

而研发人员需求方面,我们逐层分析,就会发现人员需求增加——要开发的项目多——接到的定点项目多——有项目开拓的指标。我们对项目复盘往往会发现:项目多,但客户质量差和项目投入产出低的项目占比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研发但未必带来利润。于是我们就回到了“有质量的增长”这个话题上来了。

vave降本是什么意思,预算中的难题如何破解!

三、销售增长不及预期的原因及对策

1、原因

业务部门保证能够完成自己的业绩指标,自然就会把客户的销售预算打折,把预算年度进入量产的项目延期。把所有不利因素都考虑全:客户因素、关键物料短缺、市场整体需求变化、竞争对手、价格因素…….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凡把所有不利因素考虑周全的,最终确实保证了个人、部门目标的达成。但这样导致公司的固定成本高,竞争力无法快速提升。

配套的激励政策不完善。业务部门没有作战方向,甚至选择躺平。

2、对策

战略解码,落实到年度经营计划,目标指标做层层分解,按产品线、客户制定销售收入、利润率的指标。通过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对关键事项建立专项激励、奖金包,引导作战部门去制定作战方案。

如果公司的战略是向大客户倾斜的,则每个客户都要制定增长的目标。如果公司战略是向某个产品线倾斜的,那需要制定产品线未来几年的销售目标。如果公司战略是快速增长,则需要向新开拓订单倾斜。让激励的指挥棒去引导作战部门的方向。

vave降本是什么意思,预算中的难题如何破解!

四、利润率不及预期、固定费用超标

1、原因分析

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连续三年没有管理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会大大削弱。而做预算的时候如果没有结合年度经营计划,企业就无法找到工作重点和课题,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改善对策。自然会出现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利润率大幅下降。往前分析是抓不住市场机会、无法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造成的。再往前分析,这些问题和困难似乎都已大部分预料到了,只是没有提前采取措施或者做好预案。

我们只考虑客户降价、人工成本上涨、材料涨价、人民币贬值等不利因素,可能仅存的一点利润都被消耗殆尽。

2、对策

把“以客户为中心”挂嘴上,把“以奋斗者为本”放在心里,尚好。可没有利润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背叛自己。

有质量的增长,意味着从客户甄选、订单盈利能力上需要下足功夫。而一个产品能否有竞争力,就要求我们先把成本做到极致。从产品设计方案、物料选型、生产工艺、质量成本、物流成本到资金占用要做好通盘考虑。我们很多项目量产后做VAVE的时候,可以找到10%甚至20%的降本空间。但前期我们忙着研发、忙着选定供应商、忙着首批量产…….都忙完了,进入量产阶段后我们才发现毛利率远不及预期。没有“优生”也没有“优育”。量产后因为盈利能力差再做VAVE降本,又要考虑客户订单变化、测试、旧物料消耗,VAVE投入是否可以带来正向收益。所以必须从研发设计阶段就考虑把成本控制做好,要把责任分配到职能部门,兼顾物料聚量降本、可制造性、质量成本、物流成本,确保实现总成本最优。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1860705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