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键盘打字感觉有些不太方便,原因是汉语拼音的注音是按四声调的方式,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再加上平声等五个声调注音的。这用在书面记述上没有问题,但有些时候需要将口语以书面的形式记述时会显得不尽人意。毕竟“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在口语上、在除去方言以外也还会出现同字不同音、同音不同意或同意不同字的情况。所以在口语发音上是存在着第六种语音声调,甚或会有更多的口语音的声调存在的。
“蕊”,是越南产的一种木材的音译名。因为是以口语的形式转述的,所以它带有一定的地方口音。越南虽然于一九四五年停止使用汉字,但在口语发音上仍然是单字、单音节而非拼音方式,虽然他们的国语字是采用拉丁字母拼写。例如,龙和凤除了带有少许的口音外很符合现代汉语的口语发音。苟袄(裤袄),是用来形容服装的,是不是有些古汉语的味道。再有,用转转,来形容圆的、弯曲的或是圆环型的形象词语,这些都是可以用“意会”来理解的。
曾经在越南太平省遇到过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边乡间的许多地方普遍种有火龙果,在民房或寺庙围墙的立柱上,经常见到装有火龙果的建筑装饰构建,也有在墙上画出火龙果的图案,看上去有图腾的意味。听一位法名叫“大释觉”(据说越南佛学院的学生主修古汉语)的僧人介绍火龙果在越南叫“青龙果”。青龙果大约是在十九世纪中晚期由中美洲传入安南,此时的安南依然使用汉语、汉字作为交流工具。所以,“青龙果”的名称应该出自古汉语。现在能够查到火龙果的别名是青龙果,但是从字面上看“火”和“青”是没有什么关联的,也不知从古汉语着手能否找到些许联系。
查《说文解字》青、字的解释是“东方色”。指的应该是东方太阳还没有升起时,天的颜色。因为青的本意,为蓝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属木。按五行相生说,木可以生“火”。火,朱红色。再看《说文》朱、字的注释;“赤心木,松柏属”。松柏,是在我国广袤的黑土地、黄土地和红土地上普遍生长的原生乔木。从原木的横截面上看可以清楚看出芯材与边材的颜色有所不同,即芯材偏红色,边材偏白色。从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生长在黑土地和黄土地上的乔木的横截面依然是“芯”材的颜色要深于边材的颜色,如果是果树的话芯材和边材颜色的差别就更加明显。再看,从左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红土地上乔木的芯材和边材在颜色上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这应该和土壤有着直接关系,尤其在硬质木材上显得更为突出。
通常在白色边材包裹下长有深红色的芯材时被称为“格”、或称”格木”。这种木材的芯材由于多偏深红色,通常被叫做“红木”。所以从古汉语中可以了解到木材的芯材相对于边材而言是棕红色或偏于棕红色的,这在广阔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具有着“概括性”的定论。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好像红字和青字似乎有了一些联系,再查《说文》青、字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青字上面是“生”下面是“丹”。从金文中可以看出生字的上半部是“草”字,下半部是“土”字。草依托着大地向上生长,在这里的寓意依然是生(生长、生发)、是植物、当然可以是乔木。 “丹”,是赤石,即红色的石头,寓意着“火”,仍然是向上生发的形象。草木在养分充足的土壤环境中,自然会茁壮成长。
东方属木,用青色来表示,太阳在东方还没有升起来时天空是偏蓝色的,用“青”来表示。南方属火,用红色来表示。当太阳运行到南方时,是正阳。色,红。所以青字上部的“生”是生出的意思,下部的“丹”是“火”、的意思,即太阳从东方的“青(阴性)”运行到南方由阴性转为阳性的火。所以东方的“木”的属性可以转变成南方的“火”的属性。
《说文》解释;“木(可以)生(转变成)火,从(随后)生(转变成)丹。”青,会意(字)。色,朱红,寓意,火。青与火从这时起相通了起来,所以,“火龙果”即“青龙果”。
上古时古人把天分为四宫,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名。其中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连起来有“龙”像,东方又是用“青”色来表示,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由此火龙果的正名应该是“青龙果”。可以想见越南人(安南)称火龙果为青龙果应出自古汉语。
“蕊”,发音纯正,非常准确,与现代汉语没有丝毫的偏差。它表示的是植物的生殖器,与内容缺少最直接的联系。由于口语和文字在表述同一事物上会有差异,在意译上有时就显得词不达意。越南北方的老建筑,其中包括民房和寺庙大多采用“大梁架”、四梁八柱的木结构。“蕊”这种木材通常用在这些房屋厅堂的立柱上做楹木使用,这种楹木多做成半圆形包裹在房屋的圆柱上。在上面刻上用汉字吉语书写的楹联,然后髹上黑漆再用金漆把刻好的汉字描出来。从房屋的正门进入,一般要有两到四层楹联挂在房屋厅堂的木构架的立柱上,显得非常的华丽庄重。
再有是在这些老屋,另辟出一间做为家祠。用“蕊”做供桌,墙上依然用“蕊”做匾额,依然是黑漆金字,此处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这会儿我们看得出,“蕊”,久居庙堂之上的独特用途。更有新奇之处是它还常与黄花梨木相配合,以黄花梨木做主料,“蕊”做辅料制作成实用家具。而在黄花梨木家具中绝没见到过与酸枝木或草花梨木相配合制作的家具的例证。当然,这是说的越南(安南)百年以上或者是接近百年的黄花梨木家具。
现在如果再次将“蕊”字按照意译的话我们宁愿把它翻译成“瑞”,这样从词和意上就通达得多了。查《说文》瑞;“玉,以玉为信。”《玉篇》信节也,诸侯之珪。《周礼、春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注》玉,公侯伯子男所執圭壁。《现代汉语词典》吉祥的预兆。
其实不管是蕊(不同地域口音),还是瑞,是不需要翻译的,因为它们都是古汉语在历史的不同的区域的应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黄花梨木与“瑞”木混搭做成家具或把黄花梨木家具和蕊木家具摆放在同一个空间里,假若我们把黄花梨(皇)意会为“吉祥”,把“瑞”理解为“祥瑞”的先兆的话,吉祥和祥瑞之意捆绑在一起是不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后记;“瑞”,类贞楠、香楠、金丝楠木。比重略大,木质细腻,色黄、偏绿,阳光下有见金丝闪弄的光泽。瑞,有本香。即木材在常温下可以自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种悠然的香气有着超强的附着力和穿透力。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可以对物品起到熏染的效果,甚或,有抑制细菌滋生的功效。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