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座古楼,曾是唐朝四大名楼之首,可称之半部中国文学史古代客栈名字大全

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始建于唐朝的越王楼,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它却是可以与岳阳楼黄鹤楼和滕王阁相提并论的。

越王楼的命名来源于唐太宗那个以“才王”闻名的八皇子李贞,李贞封号“越王”,在他任职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时修建此楼。

唐代初建时之时,越王楼的高度将近30米,2001年提出重建,建成之后的高度是99米,名列仿古建筑的前茅。因此有“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越王楼霸气”的说法。

越王修建这座楼的初衷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他能知道,如今越王楼已收录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文人才子题咏越王楼的那些佳作,定会欣喜不已,才子总是惺惺相惜的。

如今收录在这一名楼的佳作数量多达150多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和鹳雀楼更少),几乎囊括了唐代以后的著名诗人题咏越王楼的诗篇,以及历代画家描绘越王楼的丹青墨宝。

相传,诗仙李白少年时期随父亲至绵州越王楼赴中秋夜宴,在场的人有意考校这位少年才子,他便作出这首流传千古的《上楼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诗,大家都知道,但是却未必有很多人知道这首诗是李白登上绵州越王楼时所作。

诗圣杜甫也曾登上高楼,并留下著作《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在唐代,越王楼的外观宏大、内景富丽,名列唐代四大名楼之首。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登楼咏颂,不知他们那些佳作如今收录保留在越王楼的占了几分。

那么,为何我们很多人却对越王楼知之甚少?大抵是因为越王楼命途多舛吧。曾历经多次损毁和重建,但最终还是在明朝时的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只余留下孤零零的越王台沉默千年。越王楼上的古迹,伴随着那场大火消失殆尽,自此以后,越王楼便逐渐沉寂了。

自2001年开始,历时10年,越王楼再次被重建,重建的楼阁虽然比之以前更辉煌壮观,但缺少了历史古韵和宣传推广,便也少了欣赏的人。

此外,越王楼地处绵阳市 ,距离成都全程约140公里。很多被成都吸引的人,都热衷于参观大熊猫基地、看看乐山大佛、吃吃火锅、闲逛于街头小巷,对于远在百里之外的越王楼便少了些兴趣。

但是在我看来,如今的作为家长热衷于让孩子背唐诗宋词,倒还不如带孩子多领略诗词背后的故事。既增长了见识,又能让他们产生更深刻的感悟,这些远比记得那几行字重要的多。

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会带着孩子登上越王楼,去体验一下李太白那“手可摘星辰”的飘渺之感。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1860705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