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疃村坐落于徐家镇政府驻地西北5.1公里处,东与西峒岭村相连,西与大孤山镇小孤山村相邻。村庄依山而建,北部为山岭,南为河谷平原,青威高速公路与202省道从村南通过。全村现有510户,1220人。
金代,黄姓在此定居建村,故名黄疃。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刘姓从文登鸭儿湾迁来定居。明末,姜姓从西峒岭和西珠塂迁入,后杨姓、韩姓分别从午极、韩家庄迁入。
黄疃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2年春,该村就有中国共产党员从事地下活动。胶东地区党的创始者之一刘经三即为该村人。1946年4月,该村建立了党的村级组织。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9人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
黄疃村早年逢农历二、七设有集市,20世纪40年代,每集日上市人数达1000人左右。建国以后,集市一度被撤销,1984年恢复黄疃集,集日改为农历逢四、九。
黄瞳村现有耕地1520亩,山峦2530亩,其中桁峦1000亩。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兼有加工业。种植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作物。该村果业发达,1910年,黄疃村村民从烟台引进西洋苹果并栽植成功,20世纪30年代,引进阳梨,到20世纪50年代已发展果园300余亩。现主要栽培苹果、无花果、桃、李、杏、梨、樱桃、葡萄、柿子、大枣、板栗等干杂果,其中黄疃无花果,闻名遐迩。2009年又新发展茶园300余亩。加工业主要有线圈厂、被服厂、羊毛衫加工厂等。黄疃村历来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57年,修建了太阳夼塘坝,总库容2万立方米;1965年,修建南山塘坝,总库容3.4万立方米;1971年,修建黄疃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0.1万立方米,2008年投资60万元对该水库进行加固;2008年6月、2012年5月先后投资20万元,分别重建了徐家河黄疃段的2座桥梁。
黄疃村有喜爱戏曲艺术的传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村民便集资聘请京剧老师到村传授京剧表演,培训出生、旦、净、未、丑等一批角色,可演全本京剧、折子戏等,逢年过节不仅在本村搭台唱戏,还送戏到邻村,在当地小有名气。建国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文革”期间,组织文艺宣传队多次参加乳山县节目汇演。
2002年11月村里成立小吕剧团,起名“黄疃庄户吕剧团”,利用农闲排练吕剧《借年》等十几个吕剧选段,为村民演出。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2005~2011年,村里多方筹措资金和物资,先后将村内的5条主街和部分小巷街道进行硬化,浆砌排水沟500米,砌花墙6700米,安装路灯54基,栽植各种绿化苗木3918株,整修文化大院,配备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篮球场、腰鼓、乐器等文体器材。建设166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中心卫生室、农资中心、超市、农家书屋、娱乐室等家室,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9年在乳山市首届“移动杯”农民文化艺术节上,排演的《人杰地灵》被评为金奖;2011年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被威海市纪委评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居)”,被山东省妇联评为“十佳巾咽文明队”,被全国妇联评为“妇女基层组织先进单位”,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计生协会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