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讲了一个故事我的二爷尧字取名寓意是什么意思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我的二爷尧字取名寓意是什么意思

图一

二爷,其实是我父亲的兄弟。在我的故乡四川省内江县双河乡一带,有将父亲的兄弟称为爷的习俗,我父亲那一代就父亲和二爷两兄弟。

我长大成人后,父亲给我们子女讲,他民国时期能上学读书,全靠父亲的叔祖尧文藻先生。尧文藻在内江名气很大,是画家,与内江籍的著名画家张大千是同学,同时,尧文藻还是内江县立中学的校长。由于父亲学龄前经常到尧文藻家里看他画画,偶尔尧文藻也教他画一些简单的山水和花鸟,慢慢地父亲也可以画一些简单的东西了。

父亲上学的年龄到了后,尧文藻给我爷爷说,娃娃到读书年龄了,就要送到学堂去读书,只有读书将来才有出息,特别是你大娃子(我父亲)脑瓜子聪明,我看是个读书的料。

父亲的家庭当时也还较为殷实的,供两个儿子上学在经费上还是有保障的。于是,在尧文藻的安排下,父亲就在内江县双河乡一学堂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两年后,二娃子(我的二爷)到学龄后也被爷爷送到学堂读书了。

就这样,二爷从小学一直读到了初中毕业,在上世纪40年代,特别是在内江县乡坝头,一个初中毕业生还是不得了的,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了,如果在乡下当个教书先生是完全绰绰有余的。可是,二爷生性好动,喜欢外出闯荡,不喜爱教书先生这个清闲职业,初中毕业后就自作主张去学打铁,说要自己养活自己。多年后又改学石匠手艺,并以此成为他终生的职业。

现在我看来,二爷小小年纪就敢于放弃较为安逸的现状而独自闯荡江湖,还真有男子汉的气魄,我从心里敬佩他。

建国后,经过多年的打拼,年轻的二爷已成了内江县双河乡及周边小有名气的石匠了,毕竟他的文化程度在乡里众多还是文盲的同行相比,他有得天独厚优势。农户找他打石器时,他会拿出一张纸或烟盒、旧报纸等,用钢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计算出所需费用,有时还简单地画出所做石器的小样,使对方一目了然。

1957年5月,我在重庆曾家岩出生了,由于父亲已在重庆市委机关工作,母亲在市委幼儿园当阿姨,父亲就把在内江的婆婆接到重庆来照料我,并将婆婆的户口也迁移到重庆。同年7月,为支援煤矿建设,父母主动申请双双调到南桐煤矿工作。

由于爷爷已去世多年,这样在内江的二爷就没有多大的牵挂了。开始了他的浪迹江湖的生涯。二爷常年背着鑽子、手锤,扛着大锤、二锤、钢钎等工具到贵州省、湖南和湖北一带乡下为农民打造稻谷脱粒用石滚,石碾。居家用石水缸,喂猪用石猪槽,喂狗用石狗槽等石器,由于他手艺精湛,收费合理,常常每走到一个公社都要停下来做一、两个月的活路。

1958年春节前,二爷在贵州遵义做完活路后,在回内江的列车上,看到邻近座位的一位女青年满脸通红,闭着眼睛,在低声呻吟。见此现象,有点医学常识的二爷估计女青年病了,便上前询问了女青年的症状后,二爷用自己的水杯打来了开水,从行李包里拿出一粒退烧药,叫女青年吃下,说这是专治感冒的药,吃下睡一会儿就会退烧。

几小时后,女青年醒来,浑身轻松多了,她坐到二爷旁边,感谢二爷的退烧药,使她感冒好多了。在随后的交谈中,得知女青年姓田,名成仙,家住与内江相邻的隆昌县。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越谈越投机,在内江下站分别时,二爷将剩下的感冒药都给了田成仙,吩咐她回家后再服两次,巩固一下疗效,并表示春节正月间一定要去隆昌田成仙家看望她二老,也许这就是缘分,最终,有情人终在眷属,田成仙就成了我的二娘。

1960年他俩的儿子在隆昌出生了,取名尧鱼龙。三年后二儿子尧鱼虎在贵州出生了。1971年女儿尧安全在陕西淳化出生了。据我堂弟尧鱼龙说,他们两兄弟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鱼”字,二爷说,他们一家象鱼儿一样到处奔波漂泊的意思。鱼龙的“龙”字,谐音“隆”,意为在隆昌出生的。老二是在贵州出生的,当年,贵州的偏僻大山里常有老虎出没,所以取名鱼虎。小妹是在陕西淳化出生的,取名尧安全,寓意龙虎相斗要安全。可见,三兄妹的名字寄托着二爷对子女的美好期望。

1967年,二爷带着全家流落到陕西关中地区的淳化县安子哇公社为农民打造石器。四川石匠精湛的手艺很受当地的村民的赞扬,业务一直较好。直到1976年,由于子女读书必须有当地的户籍,否则还无法就读。于是,二爷就回到四川内江将全家的户口迁移到陕西淳化。这样,二爷一家五口人就由四川人成为了纯粹的陕西人了。由于在淳化居住的时间较长,二爷的三个子女的口音已纯粹是陕西关中口音啦,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只有二爷和二娘说话的腔调里还多少夹带着一点浓浓的川音。

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其实二爷就把我们居住的南桐煤矿当作他的老家,几乎每5年左右他都要到南桐煤矿来看望他母亲,也就是我的婆婆。记得我小时候,常听婆婆和我父母摆谈二爷的事,为他的生计操心。婆婆说,二娃子从小就迁翻(淘气),要不是他老汉拿起竹杆估到把他赶到学堂的话,他硬是不去读书的个。

“是呀,”父亲搭话道“好孬初中都毕业了,随便在乡里的学堂教书也不错了噻,日不晒雨不淋的,衣服又干干净净的,啷个要不得嘛。”

常言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婆婆在家里常常唠叨着她的二娃子,经常问我父亲有关二爷的事情,为他一家子的事情忧心。

有一年春节前,我大约6岁时,那天下午,我与地段上的几个小伙伴在坝子抽陀螺,忽然看一个人背着个大包裹向我们走来,走近一瞧,原来是二爷,我立即转身边喊边往家里跑去;“婆婆,婆婆,二娃子来了,二娃子来了!”

我的喊声,逗得邻居王妈李妈们哈哈大笑,问我:“弟娃,哪个二娃子来了哦?”

“我二爷噻?”我一本正经地说道。

这时,婆婆出来了,责备我,“弟娃,二爷就是二爷噻,二娃子是你喊得迈?老少不分。”

我知道自己错了,笑着眨眨眼睛,接过二爷给我的几个糖果,又跑出去与小伙伴们玩去了。

1970年春节,二爷又来南桐看望婆婆,那年我已读初中一年级了,我也懂事了,老老实实地听二爷与婆婆和父母的摆谈,我感到二爷都老了一头。他与婆婆和我父母讲,当时他已到陕西淳化县做石匠活路多年了,由于年岁增长,拖儿带女的,各方面都与年轻时大不一样,他再也不想四处奔波了,儿女们都陆续到上学年龄了,已将全家的户口从老家内江迁移到陕西淳化来了,安安心心在淳化定居。

那年春节感觉特别冷,家里生了个火炉,大家围着火炉聊天,二爷将茶盅放在火炉上煮。我问二爷,我们四川都是用开水把茶叶泡好就可以喝,你们陕西是把茶叶放在火炉上煮好才喝,差别好大哟。

“是哟,随乡入俗嘛,我在四川老家时也是泡茶喝,自从到陕西淳化后,冷冻大,新鲜蔬菜少,周围树林也少,气候干燥,感到泡的茶喝起来太平淡了,我见当地人都是煮茶,我也试着煮了一次,感觉这才有茶的味道。”二爷说道。

我揭开火炉上的茶盅盖一看,茶盅里的茶叶放得真多,至少有茶盅的五分之四,几乎在满出来了,茶水都浓得发黑了,我试着呡一小口茶水,浓得发苦,我连忙吐都吐不赢。

二爷烟隐也很大,抽叶子烟。小时候,二爷来我家时,见他自己卷好叶子烟,然后插到烟杆上抽,烟味很呛人,我们小娃娃见他一抽叶子烟都躲得远远的。我父亲抽的是香烟,有时父亲抽烟时递他一支,他不要,说香烟没得劲,还是叶子烟过隐。

这次二爷来南桐,发现二爷抽烟的方式也变了。与原来的完全不一样了。烟杆上吊了一个装着烟粉的小布袋,抽烟时将烟杆上的小烟锅伸到烟袋里撮上满满的一锅,然后划燃火柴点上,美美地吸上几口。我问二爷啷个抽烟的方式变了?二爷笑道,他刚到陕西时,也很不习惯,但陕西关中一带都是这样抽烟,慢慢就习惯了。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一的早上,二爷对父亲说,他上次来南桐煤矿,看到一个地段都只有一个石磨,推个汤圆面粉都要等排很长的队。他这次特地带来了打磨子的工具,准备给我家打一个家庭用的手推磨。

于是,父亲就带着二爷去住家不远的二朗峡山上选石头,我好稀奇也跟着去了。当们登上二郎峡的山顶时,我和父亲全身发热,已微微出汗,不由得解开了棉衣。一瞧二爷,我和父亲都乐了,此时二爷已是黄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地往下掉,由于他的穿着完全是陕西关中老农的装束,棉帽、棉大衣、棉裤,还背着沉重的石匠工具,石匠工具都是铁器,况且还要走半小时的路,登15分钟的二朗山,不出汗才怪。

休息一会儿,二爷叫父亲带我先回去,他自己在山上先选定石头,我们在山上反而影响他操作,中午他也不回家了,给他送点饭就行了,他连续做,争取早点完工。

就这样,连续4天中午我们几姐弟轮流给二爷送饭,在给饭盒盛饭菜时,婆婆特地给向饭盒里多夹了几块腊肉和添加了米饭,说下力人饿得快,看得出婆婆还是非常关照他幺儿的。

第五的天上午,手推磨终于打好了,父亲向邻居借了根箩绳,拿了根扁担,跟二爷一道将手推磨抬回了家,并安放在家门口的走廊旁,我们全家都很高兴,邻居们也来看热闹,夸二爷的手艺好。

又过了3天,二爷要回陕西淳化了,婆婆很早就起床煮早饭,我也起得早几乎和二爷一起起床的。吃过早饭,二爷跟婆婆和我父母道别后,就出发了。不知怎么的,我忽然有一种要送送二爷的冲动,我跟父母说了后,帮二爷提起一个帆布包,一同向谷口河火车站走去。一路上,二爷严肃地给我说道:“弟娃,你都读初一了哟,一定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哟,不管哪个时候都需要有文化知识的人,不然象我一样当个下力人,一年到头东奔西走的,没有出息。唉!现在想起来,我当年初中毕业时还是该去学校教书,至少在老家内江有个稳定的职业,收入有保障。现在回想起来,心里硬是后悔莫及呀。所以,作为学生,把书读好才是最重要的事。”

谈话间,到了谷口河火车站,二爷到售票窗口购了票后不久,从东林火车站出发的列车就进站了,谷口河车站是个小站,只停留2分钟。二爷上车后很快就在列车窗口挥手向我告别,并再一次嘱咐我:“弟娃,抓紧学习哟——”

听着二爷的嘱托,看着远去的列车,我挥手向二爷告别,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二爷的希望。

1975年5月,二爷给我家寄了几张他们家庭新拍的照片。有全家福合影,也有他个人单人照片(图一),二爷拍那张单人照片时已47岁了,照片中他的穿着关中地带男人普通穿戴,对襟服,皮帽,蓄着标志性的胡须,成熟稳重,坚定倔犟,活脱脱的一个关中汉子的形象,只有那眼神里还透露出巴蜀男人特有的精明。

1978年春节,二爷带着他的大儿子尧鱼龙来南桐探望婆婆,那时,我已在万盛城区工作多年了。由于我春节在单位值班,父亲就带着二爷父子俩来单位看我,中午下班后,我办招待在万盛最大的国营饮食服务公司一餐厅点了几个菜,为二爷父子两接风,让他享受一下晚辈的孝心。午餐后,我们在餐厅旁边的矿山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图二)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我的二爷尧字取名寓意是什么意思

图二

1981年底,二爷来信,他准备春节前来南桐看望婆婆,然而就在1982年元旦刚过不久,就收到了他在石家庄一部队服役的大儿子尧渝龙的来信,告诉我们一个不幸的消息,说元旦前,二爷晚上突发疾病卧床不起,送医院治疗后,病情是稳定了,但二爷从此瘫痪再也下不了床了,当然也来不了重庆南桐了。

看到此信后,我们全家都很忧虑,深为二爷惋惜,他在四川、贵州和陕西奔波一辈子,受尽磨难,如今儿女都陆续长大自立了,生活也慢慢好转起来了,自己却病倒了,也许就就是命吧。

就这样,二爷在床上躺了整整十一个年后而去世,长眠在陕西关中的土地上,虽然他没有叶落归根,但这里有他的儿女和子孙,而且代代相传,他并不孤独。

2013年,劳累一生的二娘在80高龄时,也寿终正寝了,同在陕西关中的土地上永远陪伴着二爷。

今天,每当我看到二爷那张关中汉子形象的照片时,我就想到了他当年在谷口河火车站分别时对我鼓励的话语,让我铭记于心,从此扬起理想的风帆。

忘不了您,二爷。(作者 尧放鸣)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1860705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