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
有这样一个问题——小学学段同等外因条件下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谁的工作量大一些?换句话说:小学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相对来说谁更累一点?毫无疑问语文教师劳累一些。而同等外因条件下为什么语文教师工作量大呢?笔者个人认为成因应该是学生作文,至少是与作文有很大的关系。作文为什么会引发工作量大呢?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学生作文教学和批改比较困难。多少年来历届学生多数都是怕写作文的,笔者不是语文教师,但笔者曾分管教学多年,经常进入作文课堂。同时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半天憋不出一个段落,一边冥思苦想一边不时回过头数一数字数”的场景记忆犹新。用教育教学的理论分析,其实作文难以下笔的困境主要是小学生缺少生活经历,这也和作家想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需要下基层体验生活是一个道理。只有有了生活经历和体验,才会眼中有景、心中有物、言之有理、下笔有序,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加真实、丰满、流畅和符合逻辑。
其实,作文说到底就是训练学生对于文字、语言的组织和驾驭能力。我们知道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有“制定计划、意见交流、动手操作、成果展示”等单元流程,每个流程都离不开语文,都在运用和发挥着语文的功能和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困难、快乐,合作过程中的磨合、协调,其实都可以成为作文最好的题材。
所以,语文课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维,将它设计为一个短线的实践活动。以《做一片美的叶子》课文为例,很多孩子根本不了解“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一句的含义。究其原因,是叶子与大树有怎样的关系、作用,他们不一定懂,有的根本就不懂。我们语文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与综合实践学科老师相联系,相互配合,寻找一个大家都能够运用的,符合学生这阶段学习重点的小实验、小课题。将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的融合,形成一个共同体。这样对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帮助,学生有了实践活动的经历,下笔就有了丰富的内容可写。同时综合实践学科的老师,也不再为寻找适合孩子的课题犯愁,这应该是一件“双赢”的做法。
可以利用的课文有很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次数多了,效果一定会更加明显。
海量精品VIP课程——网络创业、副业赚钱、AI项目、引流方法,点击进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uen.com/3521.html